发布时间:2025-04-03 人气:4 作者:eet markets
许多投资者发现,通过港股通买入港股后,账户立刻显示亏损约3%,这并非实际亏损,而是汇率换算和费用扣除导致的账面差异。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现象的原因,并提供实用解决方案,帮助您避免不必要的恐慌,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。
这个"神秘亏损"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核心因素:
港股通采用离岸人民币(CNH)汇率,与在岸人民币(CNY)存在价差。以2023年数据为例:
日期 | 参考汇率 | 结算汇率 | 差异幅度 |
---|---|---|---|
2023-06-01 | 1.098 | 1.085 | 1.2% |
2023-09-15 | 1.105 | 1.092 | 1.19% |
假设2023年11月1日以340港元买入100股腾讯控股:
最终实际"亏损"显示约为1.3%,而非直观看到的3%。
不是。汇率差额部分会在T+2日结算后退还,实际亏损仅包含交易费用部分。
建议使用公式:
真实成本 = (买入价×股数×结算汇率) + 交易费用
是的,这是港股通机制的统一规则,与个股无关。
关注CNH汇率走势,选择人民币升值周期操作可降低汇兑损失。2022年数据显示,在人民币升值月份操作港股通的投资者,平均多获得0.8%的汇率收益。
部分券商支持"显示原始成本"选项,可更直观查看持仓情况。建议咨询开户券商调整显示方式。
资深港股分析师李明(化名)指出:"这3%差异实质上是会计处理方式造成的,不应影响投资决策。真正需要关注的是:
数据显示,2020-2022年间,尽管存在这种"买入即亏"现象,港股通南向资金仍累计净流入超2万亿港元,说明成熟投资者更关注长期价值。
理解港股通"买入即亏3%"的机制本质,能帮助投资者避免不必要的焦虑。建议:1) 提前计算真实成本;2) 关注T+2结算后的资金变动;3) 聚焦长期投资价值。通过正确认知这一机制,您将能更从容地把握港股市场机遇。